政商關系,,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復雜而重要的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xié)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時,,首次提出要構建“親”和“清”的新型政商關系,,引起巨大反響,。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為新時期處理好政商關系提供了重要指導和遵循,。
筑牢預防官商勾結“防火墻”
檢索習近平總書記以往講話和文章可以發(fā)現,,習近平十分關注政商關系,在多個場合痛批官商“勾肩搭背”,,強調不能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
2013年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告誡各級領導干部,,面對紛繁的物質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2014年6月26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2014年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情況匯報時說,,現在礦產資源、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fā),、工程項目、惠民資金,、科研經費管理等方面腐敗問題頻發(fā),。領導干部插手工程項目、親屬子女經商辦企業(yè)問題突出……查處懲戒力度還要加大,。
中共十八大以來,,為了筑牢預防官商勾結的“防火墻”,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法規(guī)制度,。中組部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yè)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和《關于規(guī)范退(離)休領導干部在社會團體兼職問題的通知》,,從制度上解決官員“腳踏兩只船”的問題;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開展進一步規(guī)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yè)管理工作的意見》;2016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決定,在上海先行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在北京,、廣東、重慶,、新疆也開展規(guī)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yè)行為的試點,。
強調政府積極服務企業(yè)
官商之間要保持距離、劃清界限,,并不意味著官員可以懶政怠政,對企業(yè)家漠視不理,。為企業(yè)發(fā)展積極提供服務和幫助,,是政府官員的職責和義務。
早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習近平就撰文指出,,“浙江民營經濟比較發(fā)達,各級領導干部一方面要支持民營企業(yè)發(fā)展,,要親商,、富商、安商;另一方面,,同企業(yè)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SPAN lang=EN-US>
2014年11月9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演講時說,,“我們強調要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更多從管理者轉向服務者,為企業(yè)服務,,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
2015年5月,,習近平在中央統(tǒng)戰(zhàn)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fā)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要堅持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一手抓鼓勵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導,關注他們的思想,,關注他們的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幫助引導?!?SPAN lang=EN-US>
由此可見,,官員和企業(yè)家并不是不能交往,,而是要交往有道、把握好分寸,。既不“勾肩搭背”,,也不“背對背”,這才是正常,、健康的政商關系,。
樹立交往的準則和尺度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對于新型政商關系進行了深刻闡釋,。
習近平指出,,新型政商關系,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yè)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yè)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真心實意支持民營經濟發(fā)展。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yè)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對民營企業(yè)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fā)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yè),、光明正大搞經營,。
習近平的這段講話,在政企兩界都引起了熱烈反響和共鳴,,使領導干部和企業(yè)家心中都有了一桿秤,,明白彼此交往所應遵循的準則和尺度。
4月26日,,國內首份《“新型政商關系”研究報告》在北京大學發(fā)布,。這份報告為企業(yè)家處理政商關系提出7條建議,包括企業(yè)家要有“底線意識”,、專注發(fā)展核心競爭力、以法人關系替代個人關系等,。
可以預見,,隨著新型政商關系逐漸形成,政治生態(tài)和經濟生態(tài)都將得到凈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將更好更健康地發(fā)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